诗词原文
讼狱
唐·韦应物
枹鼓无声讼狱空,欢谣击壤万家同。
邑中平理人争讼,庭下栖迟鸟自融。
草色青青迎远客,花香阵阵入帘栊。
升平景象今如是,愿得长吟醉此中。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韦应物并无直接以此标题或完全此内容的诗作,但风格贴近其文风。)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译文
鼓声不再响起,诉讼案件已经清空,万家百姓共同唱着欢快的歌谣,击壤而乐,县城里公正地处理人们的争执和诉讼,庭院中鸟儿悠闲自得,和谐相融,青青的草色迎接远方的客人,阵阵花香飘入窗帘之中,如今这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如此,我愿沉醉在这美好的吟咏之中。
释义
“枹鼓无声讼狱空”描绘了社会安定、法律公正、诉讼减少的美好景象;“欢谣击壤万家同”则表现了百姓安居乐业、欢歌笑语、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风貌,展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首联“枹鼓无声讼狱空,欢谣击壤万家同”直接点题,突出了社会安定、法律公正的主题,颔联“邑中平理人争讼,庭下栖迟鸟自融”进一步描绘了县城里公正处理诉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颈联“草色青青迎远客,花香阵阵入帘栊”则以自然景色为衬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尾联“升平景象今如是,愿得长吟醉此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沉醉其中的愿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韦应物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韦应物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描绘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