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斋心
唐·王勃
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
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空自苦无边。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即能写文章,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贬为虢州参军,后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王勃在诗歌、骈文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其诗文意境开阔,气势奔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静静地观察那些因害怕影子而徒劳无功的人,即便是将这种行为题写为“斋心”(即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也依然如此,不要向人世间去争夺宠幸与侮辱,因为浮生的痛苦与烦恼本就是无穷无尽的。
释义
“静看畏影徒劳尔”描绘了人们因过度担忧或恐惧而做出的无谓努力;“题作斋心亦且然”则指出即便是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的行为,如果内心未能真正放下执念,也不过是徒劳;“莫向人间争宠辱”是告诫世人不要陷入世俗的争斗与名利场中;“浮生空自苦无边”则表达了人生短暂且充满苦难的哲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通过“畏影徒劳”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因内心的不安与恐惧而做出的无效努力;次句则进一步指出,即便是看似高洁的“斋心”行为,如果内心未能真正超脱,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徒劳,后两句则是对世人的直接告诫,劝诫人们不要沉迷于世俗的争斗与名利,因为人生的苦难与烦恼本就是无穷无尽的,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勃仕途不顺、人生失意之际,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治斗争而遭受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勃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人生苦难、世俗争斗的厌倦以及对超脱与自由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那颗在苦难中挣扎、在追求中觉醒的敏感而深邃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