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的解释

生辉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凤鸣鹤怨

唐·李商隐

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

清商激越声绕梁,幽咽如泉泪沾衫。

月下抚琴思故人,风中吹箫忆旧年。

知音难觅心相印,独坐空山对月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不要让你的琴声发出归凤的哀鸣,也不要让你的曲调裁剪出白鹤的悲怨,清越的商音激荡回旋,绕梁不绝,幽咽的琴声如同泉水般流淌,让人泪水沾湿了衣衫,在月光下抚琴思念着远方的故人,在风中吹箫回忆着往昔的岁月,知音难以寻觅,心灵难以相通,只能独自坐在空山之中,对着明月弹奏心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抚琴吹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归凤鸣”和“白鹤怨”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代表着哀愁和悲怨,诗人通过琴声和曲调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归凤鸣”和“白鹤怨”作为琴声和曲调的象征,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抚琴吹箫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知音难觅,内心孤独,他在诗中通过描写抚琴吹箫的情景,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生成的,但李商隐的原作中并没有这首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欣赏,并非李商隐的真实作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