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已厌笙簧非雅曲,幸从炊爨脱馀生。
乱离偷得须臾静,忧患仍多鬓发惊。
四海故交知我在,十年心事付沙汀。
闲来检点平生事,泪湿青衫梦不成。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就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艺术上长于比兴,多用白描,风格苍凉隽永,有杜甫、李商隐之遗风,为毗陵七子之一,著有《两当轩集》。
译文
已经厌倦了那些不雅的笙簧之音,幸好从日常的炊烟生活中得以解脱,重获新生,在这乱世之中,我勉强求得片刻的安宁,但心中的忧患仍然让我的鬓发早早地斑白,四海之内的老朋友都知道我还活着,但我这十年的心事却只能付诸于那茫茫的沙汀,闲暇时回想起平生所经历的事情,泪水打湿了衣裳,连做梦都难以安稳。
释义
“已厌笙簧非雅曲”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华、不雅之音的厌倦;“幸从炊爨脱馀生”则表达了诗人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与艰辛中得以解脱的庆幸。“乱离偷得须臾静”描绘了乱世中的片刻安宁;“忧患仍多鬓发惊”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焦虑。“四海故交知我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十年心事付沙汀”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心事的无奈与释怀。“闲来检点平生事”是诗人在闲暇时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泪湿青衫梦不成”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深深感慨与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在人生低谷时期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感慨,首联“已厌笙簧非雅曲,幸从炊爨脱馀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华与日常生活琐碎的厌倦与解脱之感,颔联“乱离偷得须臾静,忧患仍多鬓发惊”则描绘了乱世中的艰难与诗人内心的焦虑,颈联“四海故交知我在,十年心事付沙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心事的释怀,尾联“闲来检点平生事,泪湿青衫梦不成”则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深深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的时期,黄景仁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他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过往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在乱世之中,诗人勉强求得片刻的安宁,但内心的忧患仍然难以消除,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