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傥肯矜彫弊,草芥何须计死生。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战场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涉

昔日曾随李太尉,

西征旌旆拂云霄。

雷霆傥肯矜彫弊,

草芥何须计死生。

夜雨霏霏迷远道,

秋风飒飒动寒林。

今朝徒倚荒亭上,

回首前尘似梦中。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约公元80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刺史,改任太府卿,又转为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文宗大和年间,任滁州刺史,后入朝为左散骑常侍,迁中书舍人,著有《李涉集》,传世诗一卷,存词六首。

译文

曾经跟随李太尉西征,旌旗高扬直拂云霄。

雷霆般的威力若能怜悯疲惫的战士,

我们如草芥般微小,又何必计较生死呢?

夜雨绵绵模糊了远方的道路,

秋风飒飒吹动着寒冷的树林。

如今我独自倚靠在荒凉的亭子上,

回首往事,仿佛一切都在梦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昔日随军西征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战场上生死无常的感慨,首联写昔日随军出征的豪情壮志;颔联以“雷霆傥肯矜彫弊,草芥何须计死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颈联描绘战场环境的凄凉;尾联则回到现实,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对比昔日的豪情壮志与今日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珍视,颔联“雷霆傥肯矜彫弊,草芥何须计死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雷霆象征战争的威力,以草芥比喻战士的微小,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控诉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颈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凄凉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涉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波折和变故,对生命和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回忆昔日随军西征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历史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雷霆傥肯矜彫弊,草芥何须计死生”这一名句,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一名句展开,而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