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残梦
唐·李商隐
残梦初回泪满巾,
几回魂绕蜀江滨。
羌人自怨残梅曲,
庄叟还迷梦蝶魂。
月落灯前昏又晓,
花眠柳上暗还明。
生涯飘忽空羁旅,
更被邻鸡促五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从残梦中醒来,泪水已经沾满了衣襟,多少次魂牵梦绕在那蜀江之滨,羌人吹奏着哀怨的《残梅曲》,庄子依然迷失在梦蝶的幻境之中,月亮落下,灯前的光影由昏转晓,花儿在柳荫下由暗变明,我的生涯如同飘忽不定的羁旅,又被邻家的鸡鸣催促着迎来了五更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漂泊无依的感慨,诗中“羌人自怨残梅曲”和“庄叟还迷梦蝶魂”两句,分别借用了羌人的哀怨乐曲和庄子的梦蝶故事,来象征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残梦”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瞬间感受,首联“残梦初回泪满巾,几回魂绕蜀江滨”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梦中情景的留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颔联“羌人自怨残梅曲,庄叟还迷梦蝶魂”则运用了典故,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充分的表达,颈联“月落灯前昏又晓,花眠柳上暗还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尾联“生涯飘忽空羁旅,更被邻鸡促五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无奈,在梦中,他或许能够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但醒来后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漂泊无依的感慨,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