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闱聊辍皂囊封,赐告归寻一畝宫。出自哪首诗?

小编75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琐闱聊辍皂囊封,赐告归寻一畝宫”,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望麓园杂咏(十首)·其八》,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望麓园杂咏(十首)·其八

明 · 李东阳

琐闱聊辍皂囊封,赐告归寻一畝宫。

林壑有情留客住,江山无恙与人同。

闲来种竹看新笋,兴至移花护旧丛。

却笑当年陶令去,只留荒径任西东。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京师燕府(今北京),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茶陵诗派”的开创者。

译文

在朝廷的琐闱(指朝廷的机关)中暂时放下了上书的皂囊(古代臣子上书用的封套),皇帝恩赐告假让我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望麓园,山林沟壑仿佛有情地挽留我居住,江山依旧与人们共享安宁,闲暇时种植竹子观赏新长出的竹笋,兴致来时移植花朵保护旧的花丛,却笑当年的陶渊明离去,只留下荒芜的小径任由东西方向的人行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人暂时放下了朝廷的公务,回到自己的园林中享受自然之美,种植竹子、移植花朵,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与陶渊明的选择,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林壑有情留客住,江山无恙与人同”两句尤为传神,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与陶渊明的选择,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归隐田园后所作,反映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明代中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促使他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