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已从前世定,是非留与后人传。的释义

风云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生死已从前世定

朝代:明代

作者:唐寅

生死已从前世定,是非留与后人传。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缘。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逝于嘉靖二年(1524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画作融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唐寅一生坎坷,早年因科举案受牵连入狱,后游历四方,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十分穷困,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生死之事早已在前世注定,是与非则留给后人去评判。

不必为琐事劳心劳力,世间万物原本都由命运安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和是非的豁达态度,首句“生死已从前世定”认为生死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次句“是非留与后人传”则表明诗人对是非功过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都将由后人去评判,后两句“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认为不必为琐事烦恼,因为一切都有命运的安排。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唐寅的宿命论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唐寅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诗中“生死已从前世定”一句,既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而“是非留与后人传”则表现出诗人对身后名的淡泊,认为自己的功过是非应由后人去评判,自己无需过多挂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寅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唐寅一生经历了科举案、仕途不顺、家庭变故等多重打击,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相反,他以一种更加豁达和超脱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用以表达自己对生死、是非和命运的看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寅那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