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亲
唐·韦应物
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
自从别后心常醉,不觉寒更夜已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南地的橘子容易改变它的本性(指随环境而变),而我对着北堂种植的萱草却徒然寻求忘却忧愁,自从与你分别之后,我的心常常沉醉在思念之中,以至于不觉间寒冷的夜晚已经深沉。
释义
易变肯随南地橘:南地的橘子容易随环境改变其性质,比喻人心易变。
忘忧虚对北堂萱: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忘忧,但诗人对着萱草却未能忘却忧愁,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自从别后心常醉:自从与亲人分别后,诗人内心常常沉醉于思念之中。
不觉寒更夜已深:不知不觉间,寒冷的夜晚已经深沉,暗示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地橘的易变和北堂萱的忘忧虚对,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法忘却的忧愁,前两句以物喻人,既表达了人心的易变,又突出了诗人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思念亲人时所作,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调任,与家人聚少离多,在长期的离别中,他对亲人的思念愈发深厚,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真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