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宴
唐·韦庄
华堂灯烛照欢娱,丝竹声声夜未芜。
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祇欠歌。
香雾暗侵罗袂薄,月华初上锦屏孤。
明朝又向江头别,愁见河东蓟北途。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写身世之感与离乱之痛,词则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韦庄的诗风清新秀丽,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华美的厅堂里,灯烛辉煌,照亮了欢乐的聚会场景,丝竹之音不绝于耳,夜色虽深却毫无倦意,酒杯中的美酒碧绿清澈,怎能推辞不醉?梁上灰尘飞扬,只因还缺少歌声的点缀,香气如雾,悄悄侵入轻薄的罗衣,月光初升,映照着孤寂的锦屏,明朝又要分别在江头,心中愁苦,望着那通往河东与蓟北的路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一场宴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同时也透露出即将离别的哀愁,首联写宴会的环境与氛围;颔联以“酒渌”与“尘飞”两个意象,表达了宴会的尽兴与欢乐;颈联转而描写宴会中的细节,如香雾与月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尾联则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由喜转悲,层次分明,颔联“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祇欠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又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欢聚难再的感慨,颈联通过“香雾”与“月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中的氛围,同时也为尾联的离别主题做了铺垫,尾联则直接点出离别,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通过描写宴会的欢乐与即将离别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欢聚难再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在动荡时代中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