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镇
唐·韦庄
腰下金龟三品绶,手中铜虎八州兵。
行来宾客奇相问,暂屈簪缨且请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韦庄在词坛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腰间佩戴着象征三品官职的金龟和绶带,手中掌握着统辖八州的铜虎符和兵权。
行走间,宾客们好奇地询问我的身份,我暂且放下官帽和簪缨,请求出征杀敌。
释义
腰下金龟三品绶:金龟,古代官员佩戴的装饰品,象征身份;三品绶,指三品官的绶带,表示官职等级。
手中铜虎八州兵:铜虎,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八州兵,指统辖的八个州的军队。
行来宾客奇相问:行走间,宾客们感到好奇,纷纷询问。
暂屈簪缨且请缨: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请缨,指请求杀敌报国,这里表示诗人虽然暂时放下官职,但仍愿意为国效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庄作为一位高级官员,手握重兵,准备出征的豪迈形象,首句“腰下金龟三品绶,手中铜虎八州兵”通过具体的物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身份和权力,次句“行来宾客奇相问”则通过宾客的好奇询问,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不凡,末句“暂屈簪缨且请缨”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放下官职,但仍心系国家,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和豪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担任地方官员,准备出征或巡视边疆的时期,当时,唐朝已经处于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发,韦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危亡,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和豪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