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烟雾迷归辙,南陌风尘化客裾。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旅怀

唐·韦庄

北山烟雾迷归辙,南陌风尘化客裾。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碧云舒。

花前失意频回首,柳外多情独倚楼。

惆怅异乡人不见,一江明月照孤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北山的烟雾弥漫,遮蔽了我归家的路途;南面的道路上,风尘仆仆,沾满了游子的衣襟,在这满怀愁绪的时刻,又听到清笛声声哀怨,举目望去,天空中难以见到舒展的碧云,在花前我常常因失意而频频回首,在柳外我独自倚楼,满怀多情,惆怅的是,在这异乡之中,我找不到熟悉的人,只有一轮明月,静静地照耀着我那孤独的小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北山的烟雾和南陌的风尘,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清笛的哀怨和难以舒展的碧云,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花前的失意和柳外的多情,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写照,诗人以“一江明月照孤舟”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愁绪,首联“北山烟雾迷归辙,南陌风尘化客裾”以自然景象喻人生境遇,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颔联“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碧云舒”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颈联“花前失意频回首,柳外多情独倚楼”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多情,尾联“惆怅异乡人不见,一江明月照孤舟”以景结情,既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旅途中所作,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更迭,他曾在多地任职,也多次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在这首诗中,韦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愁绪,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这种情感在晚唐五代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