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常在草玄台,不觉春风满眼来。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怀古

唐·贾岛

子云常在草玄台,不觉春风满眼来。

柳色绿筵随地起,桃花红气逐云开。

周章欲问南归雁,山水前衔北望淮。

日暮酒醒何处去,隔江吟断碧山隈。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虽有名篇传世,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县尉,故世称“贾长江”,贾岛诗风清峭瘦硬,力求字字见义,句句有骨,以苦吟著称于世,其最著名的诗句“推敲”的故事,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佳话。

译文

扬雄(字子云)常常在草玄台上著书立说,不知不觉中春风已经吹满了大地。

柳枝随风摇曳,绿色的宴席仿佛随地而起;桃花盛开,红色的气息随着云朵飘散开来。

我欲向南归的雁儿打听故乡的消息,但眼前的山水却引领着我的目光向北望向淮河。

日暮时分,酒醒之后我该去往何处呢?只能隔着江水,在碧绿的山脚下吟咏断章。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者扬雄(字子云)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点出扬雄常在草玄台著书的典故,次句以春风满眼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到来,三、四句通过柳色、桃花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春日的生机与美好,五、六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欲问南归雁却只能北望淮河,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末两句以酒醒后的迷茫与隔江吟咏的孤独,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

此诗以春日为背景,巧妙地将怀古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诗人通过对扬雄的怀念,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与向往;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媚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柳色绿筵”、“桃花红气”等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而“周章欲问南归雁”、“日暮酒醒何处去”等句子,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此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应举不第,心中充满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与对故乡的思念,在一个春日里,他漫步于郊外,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与心中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于是写下了这首《春日怀古》,诗中通过对扬雄的怀念与对春日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也透露出他晚年时期的孤独与迷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