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隅为郡真卑屑,簿领沉迷箠楚喧。的解释

生辉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海隅为郡真卑屑,簿领沉迷箠楚喧。(此句为根据关键词构造的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用于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势连绵不断,河流宽广悠长。

城中万家灯火闪烁,四周遍布;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闪烁光芒。

晴天时,风吹古树,仿佛阵阵雨落;夏夜月光照耀,平沙好似铺上了一层秋霜。

能否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这里的确要清凉得多。

(附加句)

在这海角天涯做官真是卑微琐碎,整天埋头于公文之中,耳边充斥着鞭打责罚的喧闹声。

释义

原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亭远眺的壮丽景色,以及邀请友人前来消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地方为官时的无奈与苦闷,对繁琐公务和严酷环境的厌倦。

赏析

原诗以景起兴,通过描绘江亭夕望的壮阔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以“灯火万家”和“星河一道”相对照,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又突出了自然的宁静,而“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江边的独特景致,富有诗意和美感。

附加句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职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海隅为郡真卑屑”来形容自己官职的卑微和琐碎,以“簿领沉迷箠楚喧”来描绘公务的繁忙和环境的严酷,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时所作,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他深感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常常借诗抒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诗人对江州美景的赞美,也透露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海隅为郡真卑屑,簿领沉迷箠楚喧”并非原诗内容,而是根据关键词构造的,用于解析时作为对诗人心境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