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思乡
唐·李商隐
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
寒月当空照孤影,秋风入户动愁心。
故园何处是归路,远水重山隔万寻。
欲寄相思千里外,唯将心事付瑶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巴地的猿啼和杜鹃的悲鸣惊扰了我的思乡之梦,不要让两鬓早早地生出白发,寒冷的月光照耀着孤独的身影,秋风穿过门户触动了内心的愁绪,故乡在何方,哪里是归途?重重山水相隔万里之遥,想要把相思之情寄往千里之外,只能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之上。
释义
首联“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直接点出思乡之情,巴猿和杜鹃的啼声常常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并希望不要因思乡而早生白发,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孤寂和对故乡的遥想,寒月、秋风、孤影、愁心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相思之情寄往远方的愿望,但无奈只能借助瑶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巴猿、杜魄、寒月、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首联的“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既点明了主题,又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李商隐在异乡漂泊时所作,晚唐时期,国力衰微,社会动荡不安,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遭贬谪和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思念家乡和亲人,而这首诗正是他思乡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秋夜的孤寂和对故乡的遥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之情,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