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贾岛
紫云度曲传浮世,白石標年凿半峰。
林壑深藏人迹少,溪流暗咽鸟声重。
松风清韵飘寒露,竹月幽光映古松。
此地逍遥堪避世,何须更问世间功。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贾岛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苦吟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人称“贾长江”或“瘦岛”,他一生不喜与俗人交往,曾一度出家为僧,法名无本,贾岛的诗风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雕琢词句,追求意境的深远和独特,他的诗作多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译文
紫云缭绕中传来悠扬的曲调,传遍这浮华的尘世;白石上刻着年份,标记着半座山峰的开辟,林壑深深隐藏,人迹罕至;溪流在暗处低咽,鸟鸣声显得更加沉重,松风带着清冷的韵味,飘过寒露;竹林中月光幽暗,映照着古老的松树,此地逍遥自在,足以避开尘世的纷扰,何必再去追问世间的功名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以“紫云度曲”和“白石標年”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林壑、溪流、松风、竹月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满足和对世间功名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隐居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和隐居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逍遥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贾岛晚年隐居山林时所作,贾岛一生追求诗歌艺术的完美,对自然和隐居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晚年,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专注于诗歌创作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这首诗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然、自由和逍遥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