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六时飘讲席,樵风千里送浮杯。全诗是什么?

风云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讲席联句

唐·陆海

花雨六时飘讲席,

樵风千里送浮杯。

清词妙句人皆誉,

古意高情自不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海(唐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活动于中晚唐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联句创作。)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海是唐代一位不太为后人所熟知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从其留存的作品来看,他擅长于诗文创作,尤其在联句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联句是古代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学游戏,通过轮流吟咏诗句来展现各自的才华和文学修养,陆海能够参与并创作出优秀的联句作品,说明他在当时文坛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译文

花瓣如同细雨般在六个时辰(即一整天)里不断飘落在讲经说法的席位上,

樵夫们砍柴时刮起的顺风,仿佛能穿越千里之遥,将浮在水面的酒杯送来。

这里的人们都赞誉着清新脱俗的词句和绝妙的诗句,

而我自认为在古人的意境和高尚情操方面还远远不够。

释义

首句“花雨六时飘讲席”描绘了讲经说法时花瓣飘落的美丽景象,象征着佛法的普度和智慧的传播,次句“樵风千里送浮杯”则通过樵风和浮杯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以及远方来客的期待和欢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和对古人高情古意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讲经说法时的美好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和对古人高情古意的向往,展现了其谦逊好学、追求卓越的文学精神,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文献的缺乏,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陆海在参与某次文人雅集或讲经说法活动时所作,在唐代,文人雅集和讲经说法活动非常盛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为文人提供了展示才华和文学修养的舞台,陆海作为一位擅长联句创作的诗人,很可能在这样的场合中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唐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关于陆海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流传情况并不多见,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结合唐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格来进行理解和赏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