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35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病中思》,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阶兰凝露如啼眼,庭树含风似啸叹。

欲问衰荣何所定,只应回首望长安。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潘郎(指诗人自己)已经进入了秋天的悲伤之中,虽然身患疾病,但仍然贪恋用桂花来滋补虚弱的身体,早晨照镜子时只担心云鬓已经改变,夜晚吟诗时应该会感觉到月光的寒冷,台阶上的兰花凝结着露珠,就像哭泣的眼睛,庭院中的树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发出啸叹之声,想要问衰荣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许只能回首望向长安(象征朝廷或理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病中的感受和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衰荣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潘郎”是诗人自指,用潘安的典故来形容自己的才情和美貌,但此时却因病而悲。“属疾犹贪桂补羸”则表现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后四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己在病中的感受和所见所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二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病中所作,当时他身处逆境,仕途不顺,身体又患病,心情十分低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境,诗中既有对病痛的无奈和痛苦,又有对人生未来的迷茫和感慨,充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病中思》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在病中的感受和所见所感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衰荣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