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药行
唐·韦应物
身逐祇轮去,心随片云流。
祇恐徵黄在朝暮,西山灵药未容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的变迁,也深刻揭示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
译文
我随着轻便的车轮远行,心却像一片自由的云朵般漂泊不定。
只怕朝廷的征召随时会到来,让我无暇去西山寻求那传说中的灵药。
释义
身逐祇轮去:指诗人自己乘坐轻便的车子远行,祇轮,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
心随片云流:形容诗人的心像云一样自由飘荡,不受拘束。
祇恐徵黄在朝暮:徵黄,指朝廷的征召,诗人担心朝廷的征召随时会到来。
西山灵药未容求:西山灵药,比喻难以得到的珍贵之物或解决困境的方法,诗人感叹自己因可能即将被朝廷征召,而无法去追求那传说中的西山灵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行时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即将被束缚的无奈,前两句“身逐祇轮去,心随片云流”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心的分离,身体虽在远行的路上,但心却渴望自由,后两句“祇恐徵黄在朝暮,西山灵药未容求”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担忧,他害怕朝廷的征召会打断他追求自由生活的梦想,使他无法去追求那传说中的西山灵药,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被现实所阻碍。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唐代,官员的任免和调动往往由朝廷决定,韦应物虽然享受着地方官的待遇和权力,但也可能随时被朝廷召回,这首诗反映了韦应物在面对可能的朝廷征召时,对自由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他可能希望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西山灵药也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朝廷的征召则成为了他追求理想生活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