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南国一都会,夕拜东臺最上流。的释义

春秋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中。

豫章南国一都会,夕拜东臺最上流。

徐孺下陈蕃之榻,祢衡作鹦鹉之赋。

路遥西上望,月出碧云头。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描写山水、饮酒、行旅、友情等题材,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节选部分译文)

豫章(今南昌)是南方的一个重要都市,傍晚时分我(诗人)在这里拜谒东台(指官署或职位),处于最高的地位,徐孺子(东汉名士徐稚)曾受到陈蕃的礼遇,祢衡(东汉文学家)曾在此地写下《鹦鹉赋》,我向西遥望,月亮从碧绿的云头升起,两地相隔万余里的江山,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拜见圣明的君主。

释义

“豫章南国一都会,夕拜东臺最上流。”这两句诗描绘了豫章(南昌)作为南方重要都市的地位,以及诗人在傍晚时分拜谒东台(官署)的高位,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豫章繁华景象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仕途的期待和自豪。

赏析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豫章的繁华景象,还通过“夕拜东臺最上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自信和期待,李白以“豫章南国一都会”开篇,突出了豫章在南方的重要地位,为全诗奠定了宏大的基调,接着以“夕拜东臺最上流”一句,点明了自己在此地的身份和地位,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豫章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豫章(今南昌)时所作,豫章作为南方的重要都市,繁华景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白在此时也正处于仕途的上升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豫章的繁华景象和自己在当地的地位,表达了对未来的自信和期待,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