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禅悟
唐·慧能禅师
麟殿九旬谈妙法,曹溪一滴渡迷津。
心灯不灭传千古,法雨长滋润万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慧能禅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慧能禅师,唐代高僧,禅宗六祖,被尊为禅宗的实际创立者,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顿悟而非渐修,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慧能禅师的生平事迹和教义主要记载在《六祖法宝坛经》中,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佛教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在麒麟殿上讲授佛法长达九十天,传授深奥的妙法;
曹溪的一滴水便能引导迷途之人渡过难关,找到心灵的归宿。
心中的明灯永不熄灭,其智慧之光流传千古;
佛法的甘霖长久地滋润着万千众生。
释义
“麟殿九旬谈妙法”:麟殿可能象征着庄严的讲法场所,九旬则指长时间地传授佛法,妙法指深奥的佛教教义。
“曹溪一滴渡迷津”:曹溪是慧能禅师弘法的地方,一滴水象征着佛法的一点启示,足以帮助迷途之人找到出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慧能禅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传播佛法的伟大功绩,首句“麟殿九旬谈妙法”描绘了慧能禅师在庄严的场所长时间传授深奥佛法的场景,展现了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传法的热情,次句“曹溪一滴渡迷津”则以一滴水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佛法的一点启示便能引导迷途之人找到心灵的归宿,体现了佛法的无穷力量和慧能禅师的智慧,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慧能禅师传法的深远影响和佛法的普世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慧能禅师在曹溪弘法的事迹有关,慧能禅师在曹溪一带传授佛法,其教义深入人心,影响广泛,这首诗可能是后人为了纪念慧能禅师的伟大功绩和佛法的深远影响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慧能禅师对佛法的热爱和传法的热情,以及佛法对人们心灵的滋养和启迪,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禅宗思想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