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杜牧原诗内容,以下分析将主要围绕原诗进行,同时适当结合附加句进行解读。)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峭健,语言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时事、描绘自然景物等。
译文
多情的人却好像总是无情无义,只觉得在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音。
蜡烛仿佛也有惜别之心,它替离别的人流泪直到天明。
(附加句译文)
多才多艺的人自然有着飘逸不凡的气质,即便是短暂的离别也会让人的心灵黯然神伤。
释义
这首诗是杜牧在离别之际写给友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前两句通过对比“多情”与“无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后两句则以蜡烛垂泪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悲伤与不舍,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多才之人的气质与离别对心灵的深刻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的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诗人的深情,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后两句的蜡烛垂泪形象,则以其独特的意象,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附加句中的“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更是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多才之人的独特气质与离别时的黯然神伤,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离别之际写给友人的赠别之作,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离别与漂泊的命运,杜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自然也不例外,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与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与无奈,附加句中的“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也反映了杜牧对自己及友人才华与气质的肯定,以及离别对心灵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