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鳞河伯供烹鲤,金距邻翁逐斗鸡。的解释

生辉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村童戏溪上

唐·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九龄。

锦鳞河伯供烹鲤,金距邻翁逐斗鸡。

柳下诵书声琅琅,花间秋千影欹斜。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大雨过后,溪水漫过了堤岸变得平坦,我悠闲地看着村里的儿童谢九龄(此处为泛指,非实指某具体人物),河神河伯供奉的鲤鱼成了孩子们烹饪的美食,邻居的老翁们则忙着追逐斗鸡,柳树荫下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花丛间秋千的影子随风摇摆,孩子们在柳荫下睡得正香,一头牛悠闲地吃草,已经走过了柳荫的西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乡村的宁静与孩子们的欢乐生活,首联写雨后溪水涨平,为全诗铺设了清新自然的背景;颔联通过“烹鲤”与“斗鸡”两个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颈联则转向孩子们的学习与游戏,体现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童年的纯真;尾联以孩子们在柳荫下熟睡,牛儿自由吃草的画面作结,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田园氛围。

赏析

陆游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乡村的宁静美景与儿童们的快乐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锦鳞河伯供烹鲤,金距邻翁逐斗鸡”两句,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乐趣,又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退居山阴期间,面对国家动荡、个人失意,诗人转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慰藉,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