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朝会
唐·韦庄
邹律渐吹阴谷暖,尧蓂看榜土阶新。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邹衍的律管渐渐吹暖了寒冷的阴谷,尧帝时的蓂荚草(象征时光流转)在土阶上展现出新的生机,九重宫门缓缓打开,宫殿巍峨,各国的使节身着礼服,恭敬地朝拜着皇帝,太阳刚刚升起,宫殿上的仙掌(装饰物)随风微动,香烟缭绕,似乎要靠近皇帝身上的龙袍,朝会结束后,需要起草五彩诏书,官员们佩戴着玉饰,回到中书省继续工作。
释义
邹律渐吹阴谷暖:邹衍,战国时阴阳家,传说他能吹律管使气候变暖,这里比喻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
尧蓂看榜土阶新:尧帝时,有蓂荚草每月日生一叶,至十五日而生十五叶,十六日以后日落一叶,至月晦而尽,这里象征时间的推移和新的开始,土阶,指土筑的台阶,象征简朴的帝王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朝廷朝会的盛况,通过邹律吹暖、尧蓂新生的意象,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国家的新生,诗中“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各国使节的恭敬,体现了唐朝的强盛与开放,而“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朝会时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朝的繁荣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韦庄对唐朝的繁荣与辉煌仍怀有深深的怀念与向往,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朝会之后,韦庄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朝会的盛况,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唐朝文化的深厚情感,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如同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