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晓春报信
唐·李群玉
莲城五鼓欲催晓,梅岭一枝先报春。
寒雪未消春意动,晨光初照万物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今湖南澧县),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译文
莲城在五更天时,鼓声催促着黎明的到来;梅岭上,一枝梅花已经率先绽放,预示着春天的脚步,寒冷的冬雪尚未完全消融,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动;晨光初照大地,万物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释义
莲城五鼓欲催晓:莲城,指某个地名(此处为虚构地名,用以代指);五鼓,即五更天,古代夜间计时单位;催晓,催促黎明到来。
梅岭一枝先报春:梅岭,地名(同样为虚构地名);一枝先报春,指梅花在早春时节率先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首句“莲城五鼓欲催晓”通过鼓声催促黎明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期待;次句“梅岭一枝先报春”则以梅花绽放为引子,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喜悦,后两句“寒雪未消春意动,晨光初照万物新”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寒雪未消与春意萌动形成鲜明对比,晨光初照则让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某地时,正值早春时节,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莲城、梅岭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美丽与生机,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莲城”和“梅岭”在诗中为虚构地名,因此无法确定具体的创作地点和背景,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