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旬今夜尽,寥寥虚室独凝神。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新红。

三百六旬今夜尽,寥寥虚室独凝神。

寒灯纸上梨花雨,冷月窗前竹影深。

(注:原诗中实际只有前四句流传较广,后四句为根据题意及古典意境补全,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来鹄,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作者简介

来鹄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那样声名显赫,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的酸甜苦辣,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译文

今夜是三百六十天的尽头,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屋子里,心神凝聚,关于过去一年的吉凶祸福,此刻都已成空谈,万里之外的亲人,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我,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愁绪一直持续到鸡鸣声断绝之后,明天我又将带着憔悴的面容迎接新的一年,寒灯映照下的纸张上,仿佛落下了梨花般的雨滴;冷月映照下的窗前,竹影深深。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三百六旬今夜尽”点明了时间背景,即一年的最后一天,寥寥虚室独凝神”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屋子里凝神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愁到晓鸡声绝后”和“又将憔悴见新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补全的后四句则进一步渲染了除夕之夜的冷清与孤寂。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三百六旬今夜尽”一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又暗示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感慨,而“寥寥虚室独凝神”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屋子里凝神的情景,突出了他的孤独与寂寞,后两句则通过“愁”和“憔悴”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练明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来鹄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身处异乡,远离亲人朋友,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屋子里度过,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忧虑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