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东瓯别业寄秋云

唐·杜荀鹤

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

旧友今来稀似鹤,故山长望碧于痕。

风前月下谁人醉,水畔花间几度春。

回首当年歌舞地,空余芳草伴黄昏。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聂夷中、贾岛齐名,有“苦吟诗派”之称,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东瓯的别墅中寄托着秋日的云彩,往昔在桥上题写的墨迹至今犹存,旧时的朋友如今稀少得像白鹤一样难得一见,遥望故乡的山峦,其绿意比痕迹还要深重,在风前月下又有谁能够沉醉其中,在水边花间又度过了多少个春天,回首当年那些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只剩下芳草在黄昏中独自陪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瓯别业的秋景和回忆往昔的友情与岁月,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联点题,写别墅与秋云的寄托关系,同时引出往昔题桥的回忆,颔联通过对比旧友稀少与故山长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颈联则通过描绘风前月下、水畔花间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尾联则以回首当年歌舞地、空余芳草伴黄昏的凄凉景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相结合,通过描绘东瓯别业的秋景和回忆往昔的友情与岁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如“旧友今来稀似鹤”与“故山长望碧于痕”的对比,以及“秋云”作为寄托情感的象征等,使得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稀似鹤”、“碧于痕”等词语的运用,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期间,晚年的杜荀鹤经历了多次科举不第的打击和仕途的坎坷后,逐渐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认识,他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东瓯别业的秋景和回忆往昔的友情与岁月,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