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守相逢膜拜后,都人争劝施珠玑。出自哪首诗?

生辉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贤守相逢膜拜后

宋·刘克庄

贤守相逢膜拜后,都人争劝施珠玑。

清风满袖归来晚,多少前贤堕井泥。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且善于运用典故,作品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个层面。

译文

贤能的州官们相遇后恭敬地行礼,城中的百姓都争相劝他们接受珍贵的礼物(珠玑),他们清廉自守,晚归时衣袖中依然清风满满,而多少前任的贤能之士却已陷入困境,如同堕入井中的泥土一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贤能州官相遇后的场景,以及他们与百姓的互动,展现了他们清廉自守、不贪不占的高尚品质,通过对比“清风满袖”的贤守与“堕井泥”的前贤,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对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前贤的同情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贤能州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们清廉自守的高尚品质,首句“贤守相逢膜拜后”直接点题,展现了贤能州官之间的恭敬与尊重;次句“都人争劝施珠玑”则通过百姓的行为,进一步突出了贤守的威望和清廉,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对前贤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仕途中的某个时期,当时他可能正身处官场,对官场中的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会,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对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前贤的同情与感慨,也反映了刘克庄本人对于官场清廉、为民服务的理想追求和坚定信念,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刘克庄的这首诗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也是对清廉官员的一种呼唤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