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园中叹
唐·李商隐
五色丝论贪草诏,一园桃李阻寻春。
楼台深锁无人到,空有杨花入暮尘。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五色丝线编织的诏书(暗指朝廷的贪腐诏令)讨论着贪婪之事,满园的桃李却阻挡了我寻找春天的脚步,楼台深深锁闭,无人前来探访,只有那杨花在傍晚时分飘入尘埃之中。
释义
“五色丝论贪草诏”一句,用五色丝线编织的诏书比喻朝廷发布的贪腐诏令,暗示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一园桃李阻寻春”则通过满园的桃李未能让人寻得春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楼台深锁无人到,空有杨花入暮尘”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孤寂和落寞的氛围,楼台深锁,无人探访,只有杨花在傍晚时分独自飘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被锁闭的园子和飘落的杨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诗人用五色丝线编织的诏书比喻朝廷的贪腐诏令,既形象又深刻,揭示了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通过满园的桃李未能让人寻得春天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奈和失落,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在诗中,诗人用五色丝线编织的诏书、满园的桃李、深锁的楼台和飘落的杨花等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意境,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