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别墅枕城闉,萧灑都无紫陌尘。出自哪首诗?

小编35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苏泂的《谢公墅》,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谢公别墅枕城闉,萧灑都无紫陌尘。

万井喧阗不到耳,四山青翠欲随身。

松风清昼水声远,花气袭人鸟语频。

此地只应容我辈,金鞍玉勒岂堪驯。

作者及朝代

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同族,生平不详。

作者简介

苏泂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的作品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对其人其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译文

谢公的别墅紧挨着城墙边,这里潇洒自在,没有京城繁华街道上的尘土飞扬,市井的喧嚣无法传入耳中,四周的山峦青翠欲滴,仿佛要随着人的步伐移动,白天里,松涛阵阵,水声悠远;花香袭人,鸟语声声,这样的地方只应容得下我们这类人,那些骑着金鞍玉勒的权贵们哪里能驯服得了这里的自然之美。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谢公别墅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萧灑都无紫陌尘”一句,既写出了别墅的清幽脱俗,又暗含了对京城繁华的厌倦,而“万井喧阗不到耳,四山青翠欲随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谢公别墅的清幽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别墅的清幽与京城的繁华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宋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诗人是在何种情境下写下这首诗的,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游览谢公别墅时,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也可能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谢公墅》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