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齐州杨中丞序
唐·卢照邻
河朔一时觞封举,临淄万井汗交挥。
金樽满酌讴杨柳,玉管横吹落梅花。
人言上客如珠玉,谁得淹留共岁华。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其作品辞藻富赡,内容广阔,意境新奇,风格豪放,在“初唐四杰”中,卢照邻算是寿命较长的,活了六十多岁,但一生坎坷,曾一度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而投水自尽未遂,最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而自沉颍水。
译文
在黄河以北(河朔)的宴会上,人们举杯畅饮,庆祝着盛大的宴会;而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千家万户的人们也挥汗如雨,共同欢庆,金樽中斟满了美酒,人们唱着赞美杨柳的歌曲;玉制的管乐器横吹,乐曲如同飘落的梅花般清新,人们都说尊贵的客人如同珠玉般珍贵,但又有谁能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共度这美好的年华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河朔与临淄两地同时举行的盛大宴会场景,通过“觞封举”和“汗交挥”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人们的欢乐,诗人也借宴会之景,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珍贵友谊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宴会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诗中“河朔一时觞封举,临淄万井汗交挥”两句,不仅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河朔与临淄两地的欢庆场景并置,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也通过“金樽满酌”、“玉管横吹”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奢华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宴会的隆重与热烈。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表达了对宴会的赞美和享受,又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特别是“人言上客如珠玉,谁得淹留共岁华”两句,更是将诗人对珍贵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卢照邻在参加某次宴会时所作,唐代社会繁荣,宴饮之风盛行,诗人作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自然少不了参加各种宴会,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宴会的盛况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珍贵友谊的珍视,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