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直乍谙绫被暖,晨趋频见露盘高。出自哪首诗?

生辉45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郑畋的《初入翰林院承旨夜直寄所亲》,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夜直乍谙绫被暖,晨趋频见露盘高。

花明柳暗绕天阁,云影山光入御袍。

凤阙晓霞红散绮,龙池春水绿生波。

自怜久负平生意,虚掷年华是此曹。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畋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后官至宰相,郑畋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抒发情感,他的文学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夜晚值班初次感受到绫被的温暖,早晨上朝频繁看到露盘高耸,花明柳暗环绕着天阁,云影山光映入御袍之中,凤阙上的晓霞如同红绸般散开,龙池中的春水泛起层层绿波,自怜长久以来辜负了平生的志向,虚度年华竟成了这般模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翰林院值夜和早晨上朝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夜直时初感绫被的温暖,晨趋时常见露盘高耸,表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初步体验,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花明柳暗、云影山光、晓霞红散、春水绿生等自然景色,展现了宫廷环境的优美和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久以来未能实现平生志向的感慨和自责。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幽静和美丽,诗人也通过尾联的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未能实现志向的遗憾和自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畋初入翰林院时所作,翰林院是唐代重要的文化机构,聚集了大量才华横溢的文人,郑畋作为新晋的翰林学士,对宫廷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宫廷生活的繁华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无奈和遗憾,他在这首诗中既表达了对宫廷美景的赞美,又抒发了自己未能实现志向的感慨和自责,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