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观星象
唐·杜牧
夜色沉沉掩玉钩,
令弟严君俱应宿。
时瞻悬象向南宫,
万古天文在心头。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杜牧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风格俊爽明丽,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杜牧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深远影响,是晚唐文坛的杰出代表。
译文
夜色深沉,月亮如玉钩般被云层遮掩,
我的弟弟和尊敬的师长都应邀夜宿观星。
我们不时抬头仰望那悬挂于天际的星辰,指向南宫的方向,
万古不变的天文知识,此刻都凝聚在我们的心头。
释义
令弟:指诗人的弟弟。
严君:对尊长的敬称,此处指诗人的师长或长辈。
应宿:应邀夜宿,此处特指为了观星而夜宿。
悬象:悬挂于天空的星辰。
南宫:古代天文学中,南宫通常指南天星区的某个部分,此处泛指星空。
赏析
这首诗以夜观星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弟弟、师长一同夜宿观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精神,首句“夜色沉沉掩玉钩”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令弟严君俱应宿”点明人物和事件,为下文的观星活动做铺垫;三句“时瞻悬象向南宫”直接描绘观星的动作和方向,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浩瀚的星空;末句“万古天文在心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文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以及将天文知识铭记于心的决心。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隐居山林,对天文、地理等自然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杜牧邀请自己的弟弟和一位尊敬的师长一同夜宿观星,有感于星空的浩瀚和天文知识的博大精深,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敬畏之情,通过这首诗,杜牧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天文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也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