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唐·贾岛

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

云水无心闲处远,山林有意故人疏。

松风清韵飘寒殿,竹月幽光映静庐。

欲问禅机何处是,空山鸟语细听初。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世称“贾长江”,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作风格独特,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译文

在这浮华的尘世中,我自责还贪恋着官场的俸禄,未能与你一同研读那贝叶经书,云水之间,我无心留恋那遥远的闲适之地;山林深处,有意与我交往的故人却渐渐疏远,松风传来清雅的韵律,飘散在寒冷的宫殿;竹影映照着幽静的月光,点缀着我的静谧小屋,想要询问禅机究竟在哪里,只需在这空山之中,细细聆听那初起的鸟鸣。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直接点出诗人的内心矛盾,既想摆脱世俗的束缚,又难以割舍官场的俸禄,颔联“云水无心闲处远,山林有意故人疏”通过描绘云水、山林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疏远的无奈,颈联“松风清韵飘寒殿,竹月幽光映静庐”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欲问禅机何处是,空山鸟语细听初”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禅机的探寻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浮生自恨犹贪禄”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松风清韵”、“竹月幽光”等,既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本诗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诗人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生活深感厌倦,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过上闲适的隐逸生活,由于种种原因,他仍未能完全割舍官场的俸禄和地位,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他创作了这首《归隐》诗,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禅机的探寻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