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故园
唐·韦庄
昔年曾此题名处,素壁欹斜翠藓重。
今日重来如梦里,故园风物似前容。
疏篱残菊犹存蕊,败壁颓垣自倚空。
唯有数株荒柳在,依依还似旧时红。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韦庄并无此确切诗作,但韦庄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写战乱流离、故园之思见长,故以此身份及风格创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其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流离失所之感,情感深沉,风格独特,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
译文
曾经在这里题名的旧日时光,白色的墙壁已经倾斜,上面长满了厚重的绿色苔藓,今日再次来到此地,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故园的风光景物依然保持着从前的模样,稀疏的篱笆旁,残败的菊花还保留着些许花蕊,破败的墙壁和倒塌的围墙孤独地倚立着,只有几株荒凉的柳树还在那里,轻柔地摇曳着,它们的颜色还依稀像是旧时那般红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重返故园所见之景,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诗中“昔年曾此题名处”与“今日重来如梦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素壁欹斜翠藓重”等细节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故园的荒凉与破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园的重游之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旧日题名处、倾斜的素壁、厚重的翠藓等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怀旧氛围,通过对比今日之景与昔日之容,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诗中“唯有数株荒柳在,依依还似旧时红”一句,更是以荒柳的依依之态,寄托了诗人对故园不变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此诗虽为虚构之作,但可借鉴韦庄的真实生平背景进行解读,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他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色彩,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重游故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