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的释义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山居

唐·皇甫冉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雨余林气浮山霭,春尽江声入暮喧。

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

此中自有逍遥处,莫遣门人报世喧。

作者简介

皇甫冉,唐代诗人,字茂政,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前后在世,天宝十五年(756)进士,曾官无锡尉,后避乱居阳羡,有诗名,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写山水田园之趣,与弟皇甫曾齐名,时称“二皇甫”。

译文

寂静的杏园中孤莺啼叫,空旷的桃源里只有一只狗在叫,雨后树林的气息与山间的云雾交织在一起,春末时分江水的波涛声在傍晚时分更加喧闹,江水清澈见底,深浅不一;山路高低起伏,险峻得足以摧毁车轮,这里自有逍遥自在的境地,不要让门人去报告世间的喧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将军山居的幽静与险峻,前两句通过孤莺啼叫和狗吠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空旷的氛围,中间两句则通过雨后林气、春尽江声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清幽与喧嚣交织的特点,后两句则直接点出江水的清澈和山路的险峻,以及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将军山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诗人通过孤莺、狗吠、林气、江声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的幽静与喧嚣交织的特点,诗人还通过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等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山居的险峻与美丽,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皇甫冉为李将军的山居所题,李将军可能是一位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将领,他的山居环境清幽而险峻,皇甫冉在游览李将军的山居时,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和描绘这里的美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皇甫冉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也表达了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