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清吟消意马,岂无美酒破愁城。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唐彦谦

楚客到中州,长吟万里愁。

云山吟罢月当楼,更送溪风入小舟。

赖有清吟消意马,岂无美酒破愁城。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唐彦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咸通末年进士及第,才高行洁,尤善作诗,与沈亚之善,彦谦博学好古,尤工五言诗,多咏物之作,风格奇崛,才情俊逸,有《鹿门集》三卷传世。

译文

楚地的旅人来到中原大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在云山之间吟诗,直到明月高悬于楼头,又让溪风送我登上小舟,幸好有诗歌可以消解心中的杂念,难道就没有美酒可以打破愁苦的围城?青枫江上的孤舟客啊,即使不听那猿猴的啼叫,心中也已悲痛欲绝。

释义

楚客:指作者自己,作为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旅人。

中州:指中原地区。

意马:比喻难以控制的心神。

愁城:比喻愁苦之境。

青枫江:泛指旅途中的江河。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吟”为题,实际上写的是作者旅途中的愁绪与自我慰藉,首联点明身份与心境,楚客万里,愁绪满怀,颔联通过“云山”、“月”、“溪风”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愁绪,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以“清吟”与“美酒”作为消解愁绪的方式,展现了其豁达与超脱的一面,尾联则以“孤舟客”与“猿啼”的意象,将愁绪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唐彦谦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唐彦谦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科举不第,生活困顿,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面对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奈,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其坚韧不拔、自我慰藉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