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学士宅
唐·白居易
衣缨黄阁相君后,门巷青春学士家。
每见墙头书数叶,便疑林下有奇葩。
清风拂柳绿如染,细雨沾花红似霞。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帝王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在黄阁高官之后,衣缨显赫的相君家中,门巷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里是学士们的家园,每当看到墙头上露出几片书叶,便让人怀疑林中是否藏着奇花异草,清风轻轻拂过柳树,绿叶仿佛被染得更加鲜亮;细雨点点沾湿花朵,红花犹如彩霞般绚烂,这里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去询问帝王家的繁华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学士宅的优雅环境和文化氛围,首联点明学士宅的背景,即高官之后,学士之家;颔联通过墙头书叶引发联想,暗示学士们的才情和学识;颈联以清风拂柳、细雨沾花为喻,描绘出学士宅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学士宅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学士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学士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以“衣缨黄阁相君后”开篇,既点明了学士宅的显赫背景,又暗示了学士们出身名门,才华横溢,接着以“门巷青春学士家”进一步强调学士宅的青春活力和文化氛围,颔联的“每见墙头书数叶,便疑林下有奇葩”则通过书叶和奇葩的比喻,巧妙地表现了学士们的才情和学识,颈联的景物描写则更加生动,将学士宅周围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如诗如画,尾联则以“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帝王家”作结,既表达了对学士宅风光的赞美,又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学士文化的敬仰和向往有关,白居易本人也是一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深知学士们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在游历或拜访学士宅时,他被学士宅的优雅环境和文化氛围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学士宅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
虽然这首诗是根据您的要求创作的虚构作品,但它在风格、语言和主题上都尽量贴近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白居易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