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树金言付嘱频,阎浮外护托王臣。的释义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双树付嘱

唐·义净

双树金言付嘱频,阎浮外护托王臣。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雨均沾亿万人。

龙象蹁跹随法驾,狮猱踊跃卫经轮。

从今海会传佳话,永作人间第一灯。

作者及朝代

作者:义净(635年-713年),唐代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张,字文明,齐州(今山东济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义净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徒,早年出家,后赴印度求法,历时二十余年,遍访天竺名刹,学习梵文经典,回国后,他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和传播,对唐代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义净的译经风格严谨,译文准确流畅,对后世佛教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双树之下,佛祖频繁地传授金口玉言,嘱托阎浮提(人间)的护法王臣,佛光普照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法雨均匀地滋润着亿万众生,龙象(比喻高僧大德)随着法驾翩翩起舞,狮猱(比喻勇猛护法者)踊跃地保卫着经轮的转动,从今以后,在佛教的海洋中传颂着这段佳话,它将成为人间永不熄灭的第一盏明灯。

释义

双树金言:指佛祖在娑罗双树下即将入灭时,对弟子们的最后教诲。

阎浮外护:阎浮提,即人间,外护指护持佛法的国王和大臣。

佛光普照:形容佛法的光辉照耀整个世界。

法雨均沾:比喻佛法的恩泽惠及所有众生。

龙象蹁跹:龙象比喻高僧大德,蹁跹形容舞姿轻盈。

狮猱踊跃:狮猱比喻勇猛护法者,踊跃形容他们积极护法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描绘了佛祖在双树下传授金言、嘱托王臣的庄严场景,诗人通过“佛光普照”、“法雨均沾”等词句,展现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通过“龙象蹁跹”、“狮猱踊跃”等形象,赞美了高僧大德和勇猛护法者的虔诚与勇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义净在唐代赴印度求法期间,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他回国后,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和传播工作,同时也在诗歌创作中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特定的佛教节日或纪念日里,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仰和对佛教事业的热爱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义净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也向世人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