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夕有怀
唐·杜牧
河鼓天孙信灵匹,鹊桥星渚有佳期。
穿针人在秋千下,笑倚春风不自知。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牛郎与织女相信他们是命中注定的伴侣,他们在鹊桥与银河的交汇处有着美好的相会之期,在那穿针乞巧的人们聚集的秋千之下,有人笑着倚靠在春风中,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幸福模样。
释义:
“河鼓天孙信灵匹”中的“河鼓”即牛郎星,“天孙”即织女星,这里指的是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他们相信彼此是命中注定的伴侣。“鹊桥星渚有佳期”则是指牛郎织女每年在七夕通过鹊桥相会的传说,后两句则描绘了人们在七夕乞巧节的欢乐场景,以及其中一位女子的幸福神态。
赏析:
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通过描绘七夕乞巧节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前两句直接引用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全诗奠定了浪漫而神秘的基调,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穿针乞巧的人们和其中一位女子的幸福神态,将人们对爱情的期待和幸福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秋夕时节有感而发之作,当时正值七夕乞巧节,杜牧看到人们欢度节日、祈求爱情的场景,不禁想起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美好爱情的赞美,也寄托了杜牧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七夕乞巧节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民俗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