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访友

唐·贾岛

访君秋已半,策杖入烟霞。

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松风清入耳,云气白侵衣。

此去无多日,应知归路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他的诗作在晚唐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秋天已过半的时候拜访你,拄着拐杖走进了云雾缭绕的山间。

到达时我们畅谈天下大事直到天色已晚,之后我遍寻了紫阁山和圭峰。

松树间的清风轻轻吹入耳朵,洁白的云气侵湿了衣裳。

这次离开不会太久,你应该知道我不会忘记归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贾岛在秋日里拜访友人,并在友人家中畅谈天下大事的情景,之后,他独自在山间漫步,遍寻紫阁山和圭峰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访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颔联“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是诗中的精华所在,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谈天下大事的豪情壮志,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尾联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贾岛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秋日的一个午后,他拄着拐杖走进了云雾缭绕的山间,拜访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友人家中,他们畅谈天下大事,共同分享着彼此的理想和追求,之后,贾岛独自在山间漫步,遍寻紫阁山和圭峰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这种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和自然之美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