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的释义

春秋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水国风霜凋社橘,

仙山云雾隔江潮。

欲知骚客悲秋意,

且听渔舟唱晚谣。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土人情,以及个人的感慨与抱负,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漂泊。

更以高雅的意趣和凌云之笔,醉心于折取奇花来书写五色笺。

水乡的风霜凋零了社橘,仙山的云雾隔断了江潮。

要想知道骚客悲秋的情怀,且听那渔舟上传来的晚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以及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点明身份和行吟之地,颔联表现诗人的才情和雅趣,颈联通过“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两句,描绘了水乡和仙山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人生的艰辛和隔阂,尾联则以“欲知骚客悲秋意,且听渔舟唱晚谣”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秋的感慨和对渔舟晚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行吟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颈联“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描绘了水乡和仙山的美丽景色,又寓含了人生的艰辛和隔阂,诗人以社橘和江潮为象征,表达了人生中的风霜和云雾所带来的困扰和阻碍,这两句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三湘四水间行吟时所作,他身处水乡,目睹了风霜凋零社橘的景象,又远眺仙山云雾缭绕,隔断了江潮的涌动,这些自然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深情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感悟,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