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思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
花落鸟啼春寂寂,雨收云散月昏昏。
闲愁几许无人会,旧恨前尘入梦痕。
独坐空庭听夜永,心如古井不生澜。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好学,但家境贫寒,一生未得显达,他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遭遇与人生感慨,是清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合欢树虽能消除烦恼,但此刻也不必再提,梦中化蝶翩翩飞舞,追逐着那些怨恨的魂魄,花儿凋落,鸟儿啼鸣,春天显得如此寂静;雨停云散,月光也变得昏暗不明,心中有多少闲愁无人能够理解,旧日的怨恨和前尘往事都化作了梦中的痕迹,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里,听着漫长的夜晚,内心平静如水,不再泛起波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合欢、梦蝶、花落、鸟啼、雨收云散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合欢树象征消除烦恼,但诗人却表示此刻无需再提,暗示其内心已有难以言说的愁苦,梦蝶则化用了庄子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生与死的哲思,花落鸟啼、雨收云散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诗人以“心如古井不生澜”作结,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内心已变得平静无波。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和典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合欢、梦蝶等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愁苦与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诗人以“心如古井不生澜”作结,既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景仁晚年时期,此时他生活困顿,仕途不顺,内心充满了愁苦与迷茫,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典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人生、现实与梦境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向往,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