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的释义

小星225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潼关道中》,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潼关道中

清·查慎行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

落日旌旗千骑拥,秋风鼓角万山闻。

河流曲绕关城转,驿路迢遥客梦分。

从此西行无别路,只应回首忆中原。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后任《佩文韵注》纂修官,曾随康熙帝巡视热河,康熙五十年(1711年),因弟查嗣庭文字狱案被牵连入狱,次年得释,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敬业堂诗文集》等。

译文

西风凛冽中我骑马经过秦地(秦甸,泛指秦地,此处指陕西一带),东道主设宴椎牛(椎牛,古代的一种祭祀或宴客仪式,杀牛祭神或宴客)款待我的友人孟邻,夕阳西下,旌旗飘扬,千骑簇拥;秋风中,鼓角声声,回荡在万山之间,河流曲折环绕着关城流淌,驿路遥远,客居之梦被分割成片段,从此向西行走再无他路,只能回首遥望,思念中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潼关道中行旅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骑马西行,经过秦地,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款待;颔联描绘了夕阳下军队出征的壮观景象;颈联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河流环绕关城,驿路遥远;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中原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行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河流曲绕关城转”,又有对人文景观的刻画,如“东道椎牛宴孟邻”,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如“从此西行无别路,只应回首忆中原”,表达了诗人对中原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行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查慎行游历或出使途中经过潼关时,潼关作为古代军事重镇,地理位置重要,自然风光壮丽,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成为诗人笔下描绘的对象,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潼关道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中原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