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7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枕上作

宋·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潢静处看鸥鸟,风雨来时听断猿。

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被贬谪的臣子不再奢望回到朝廷,只身寄居在江边的黄叶村中,酒醒后口渴,却喜闻窗外稀疏的雨声,从梦中醒来,面对昏暗的孤灯满心愁绪,在平静的河边看鸥鸟飞翔,风雨来临时则聆听断猿的哀鸣,我对于奇章(指高雅的诗文或艺术)的喜爱并非世俗所能理解,只愿在这简陋的书斋中以臂为枕,代替那弯曲的胳膊,继续我的文学创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被贬后的孤寂与愁苦,以及他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放臣不复望修门”直接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境遇,“身寄江头黄叶村”则描绘了他寄居之地的荒凉与孤独。“酒渴喜闻疏雨滴”与“梦回愁对一灯昏”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河潢静处看鸥鸟,风雨来时听断猿”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最后两句“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时期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贬谪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又有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也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创作于他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过着孤寂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通过描绘自己贬谪后的生活状态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