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论思东序清閒宴,偃息西昆翰墨林”,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唐·杜牧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帝城春欲暮,喧鸟亦求群。
吾道应憔悴,君心岂陆沉?
穷通在物变,寒暑逐年新。
濩落将何就,幽微幸见亲。
小炉低幌夜,对坐款君身。
论思东序清閒宴,偃息西昆翰墨林。
风月何曾闲,山川信有灵。
棹经渔浦口,家近葛仙亭。
别后书频寄,谁应笑此情。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我的志趣与时人相悖,内心只愿与淡泊宁静之人探讨,京城春天即将过去,喧闹的鸟儿也在寻找同伴,我的道路或许注定憔悴,但你的心怎能沉沦?穷困与显达随着世事变迁,寒暑更替年年都有新气象,我落魄无成将要走向何方,幸好有你亲近我这位幽微之士,夜晚,我们在小炉低幌下对坐,倾心交谈,在东序的清閒宴会上讨论思考,在西昆的翰墨林中休憩创作,风月何时曾空闲过,山川确实富有灵性,我们的船经过渔浦口,家就靠近葛仙亭,分别后我频繁寄书给你,谁会笑话这份深情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他感叹自己的志趣与时人不同,内心追求的是淡泊宁静,他也对友人的坚守和情谊表示感激,两人在东序的清閒宴会上讨论思考,在西昆的翰墨林中休憩创作,共同享受着文学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杜牧通过对比自己的憔悴与友人的坚守,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他也通过描绘东序的清閒宴会和西昆的翰墨林,展现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写给他的内兄崔员外的,当时,杜牧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心情低落的时期,而崔员外则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崔员外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和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的文学才华和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