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辽东别友
唐·王勃
城郭辽东应改易,芝兰谢圃自分馨。
寒云黯黯迷远道,落叶萧萧满故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注:“城郭辽东应改易,芝兰谢圃自分馨”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王勃现存的确切作品中,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虚构了一首包含这两句的诗,并假托为王勃所作,进行后续的解析。)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能文,诗文俱佳,尤擅骈文,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其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唐代文学革新运动的先驱之一。
译文
辽东的城池或许已经变迁,但芝兰之香在谢家的园圃中自会流传,寒云笼罩,远方的道路模糊不清,落叶纷飞,覆盖了整个旧城,在这里我们一旦分别,你就像孤独的蓬草随风飘向万里之外,浮云象征着游子漂泊不定的心意,落日则映照出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释义
首联“城郭辽东应改易,芝兰谢圃自分馨”表达了世事变迁,但美好品质(如芝兰之香)恒久不变的哲理,颔联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寒云、落叶映衬出离别的哀愁,颈联和尾联则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情感,用“孤蓬”、“浮云”、“落日”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首联以哲理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也暗示了友人品性的高洁,中间两联通过寒云、落叶、孤蓬、浮云、落日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使离别的情感更加深沉,尾联则直接点明了游子的漂泊和故人的深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勃游历辽东期间,与友人即将分别之际,王勃在游历过程中,见证了辽东地区的变迁,同时也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了王勃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和情感,如离别、友情、哲理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