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乡关振望
唐·李频
少小乡关振大名,武夷山翠落门庭。
风云际会今何在,空有遗踪梦里行。
作者简介
李频,唐代诗人,字德新,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文宗至唐昭宗年间,他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好学,文辞俊拔,大中八年(854年)进士及第,后历任校书郎、南陵主簿、武功令等职,终官都官员外郎,李频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在当时颇有声望,与方干、姚合等诗人交游唱和,有诗集传世。
译文
自幼在家乡就有着响亮的名声,武夷山的青翠景色仿佛直接落入了我家的门庭,曾经风云际会、志向远大的日子如今在哪里?只留下往昔的足迹,在梦中继续前行。
释义
首句“少小乡关振大名”表达了诗人年少时在家乡就已声名远扬,展现了其早年的才华与志向,次句“武夷山翠落门庭”以武夷山的翠绿美景映衬家门,既是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寓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第三句“风云际会今何在”转而抒发对往昔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仕途的波折或人生的起伏,末句“空有遗踪梦里行”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惆怅,只能在梦中追寻那些逝去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以“乡关”与“大名”开篇,奠定了全诗怀乡忆旧的基调,武夷山的翠绿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和家乡的温暖,风云际会的描述,则是对往昔辉煌岁月的追忆,与现实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末句以“梦里行”作结,既是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频仕途不顺或晚年归隐之时,作为一位早年即有声望的诗人,李频在仕途上或许曾有过一番作为,但也可能遭遇了挫折与不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他或许回到了家乡,面对熟悉的武夷山景,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辉煌与梦想,以及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怀旧与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