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梁苑胜游思霰雪,浔阳旧隐废茅茨。
江楼月夜闻笛声,故国情怀入梦思。
往事如烟随水去,今宵何处觅芳菲。
--《江楼夜思》
作者:李暮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在文坛上留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悟,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尽管历史记载中关于他的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译文
在梁苑(古代名胜,位于今河南开封附近)游览时,我思念起了那如霰雪般纯净美好的时光;回想起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的旧居,那里废弃的茅屋早已不再,江楼之上,月夜之下,我听到了悠扬的笛声,这不禁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往事如同烟雾一般随着流水远去,今夜我又该去哪里寻找那曾经的芬芳与美好呢?
释义
首句“梁苑胜游思霰雪”描绘了诗人在梁苑游览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用“霰雪”比喻那段时光的纯净与美好,次句“浔阳旧隐废茅茨”则是对诗人过去生活环境的回忆,废弃的茅屋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后两句通过江楼月夜闻笛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梁苑与浔阳两处地点的变迁,以及江楼月夜闻笛的情境,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思霰雪”与“废茅茨”的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沧桑,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记忆的珍视与留恋,江楼月夜闻笛的描写,为全诗增添了一种凄清而悠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时期,当他身处异乡,面对生活的变迁与岁月的流逝,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梁苑与浔阳作为他生命中曾经的重要地点,承载着他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情感,在一个月夜,他独自登上江楼,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这悠扬的旋律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