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陈琳草檄应非久,贡禹弹冠素有期。
望尔思旧署,葭莩意转绵。
因令送君去,自识霍去病。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孟浩然早年有志于仕途,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逸趣,风格独特,语言平易近人,深受后世喜爱,孟浩然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善交友,是唐代文人中的佼佼者。
译文
十五岁的你身着彩衣,在慈母面前尽孝承欢,作为孝廉因岁贡入京,怀揣着橘子前往秦川,四座宾客都推崇你的文才,如同孔融举荐祢衡;中郎将也赞许你,如同许劭赞许荀攸,你写檄文应如陈琳般迅速,出仕为官也早有如贡禹般的期待,我望着你思念旧时的官署,我们的情谊如同葭莩般绵长,因此我送你离去,希望你像霍去病一样建功立业。
释义
这首诗是孟浩然为送别友人张参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首联写友人年少有为,承欢膝下;颔联写友人因岁贡入京,怀揣着对母亲的孝心和对未来的憧憬;颈联用典故赞美友人文采出众,才华横溢;尾联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动人,孟浩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友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文举”、“仲宣”、“陈琳草檄”、“贡禹弹冠”等,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孟浩然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孟浩然送别友人张参时所作,张参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并顺便前往泾州探望父母,孟浩然对张参的才华和为人深感敬佩,因此在送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孟浩然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